Quantcast
Channel: puma Archives - KENLU.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58

勘履鞋評 / 紮實外表不是好看而已 PUMA Legacy 著用印象分享

$
0
0

「相當純粹的武鬥派」先前在 PUMA Basketball 特輯報導裡頭編輯如此形容 PUMA Legacy,這是我最初拿到實鞋當下很直接的第一印象,紮實份量還有試套上腳立馬能體驗到的包覆效果,讓 PUMA Legacy 散發有如習武練家子般之氣息,然而要上戰場絕不是只有一身精壯體魄就足以應付,半個多月來編輯穿著 PUMA Legacy 打了 5 場球還有 2 次自主練投,來看看球場上其戰力究竟如何。

基本資料

身高體重:170cm / 68kg
習慣打法:無球跑動、外線投射
使用場地:室內木板地、室外 PU 場
實測時間:至完稿前總計約 12 小時

包覆保護要豎起大拇指讚許

時下鞋款常見其面料輕薄如蟬翼,追求著無負擔的穿著感,雖說包覆保護層面能夠做到魚與熊掌兼得,但跟過去皮製球鞋能給予的堅實體驗依然是有差別,若你是偏好後者的朋友那麼 PUMA Legacy 絕對值得一試。PUMA Legacy 鞋身高度採用中筒設定,前、中段由多層網眼布料打造,後段則大面積用皮革作為主要材質,搭配內裡填充物加厚有助於鞋帶收緊後更貼合踝部,整雙鞋營造出相當棒的安定感,絲毫沒在客氣地跟腳掌你儂我儂交纏在一塊兒,應該是我個人 2019 年目前為止穿過踝部保護最搶眼的籃球鞋。要注意的是新鞋狀態下皮革質料稍硬,左右橫向移動時不若網布能立即產生形變,導致腳踝兩側會有些異物感,需要花些時間把皮穿軟便能得到改善,因此建議 PUMA Legacy 剛開始可以先作為自主練習之用,待馴開後再上陣。

PUMA Legacy 頂端兩個鞋帶孔還有用 TPU 硬質扣環加強,這個設計可說扮演了關鍵性影響,由於扣環本身和鞋帶相連結,收緊鞋帶同時能有效從兩側給鞋面加壓強化包覆度,初次實測我有刻意空下其中一腳最頂端的扣環不綁,上場跑動起來兩腳感受差異相當明顯,建議大家務必綁到最頂那一孔,才能發揮 PUMA Legacy 完整保護效果。

鞋面需要注意之處有二,首先透氣表現並非強項,環顧整雙鞋幾乎都是複合式材質組成,鞋內熱氣較不易即時散去,某次實測同場有球友也穿 PUMA Legacy,簡單交換心得後友人最先提起的便是希望透氣性還能更好,編輯則覺得室內全場 15-30 分鐘跑動下來腳掌周圍隱隱有一層熱氣圍繞,還不到燒腳會想脫下換鞋那麼悶。拿到戶外場使用個人認為悶熱程度相去不遠,差別在於鞋內襯較濕,而中秋過後晚間還有自主練投一次,近期天氣開始轉涼就舒適多了。

第二,網布材料彎折時是否令腳背不適?下方照片可看到鞋頭隨著腳掌彎曲會出現明顯皺褶,對此我的左腳毫無感覺 (過關!),而右腳則時不時有被頂著的情況,蹠骨處恰恰跟面料彎折點對上了,不到痛的程度可就是有感,幸好這只出現在一般行走速度的狀態下,當開始跑動速度一拉起來便完全沒問題,瑕不掩瑜。

版型小提醒 寬度要留意

編輯此次拿原尺寸,鞋身長度適中、寬度則屬正常稍稍偏大一些,穿厚襪狀態下腳小趾旁邊還有些許伸展的空隙,這部份原先試穿確認尺寸時我其實沒有太在意,因為個人穿鞋習慣鞋內留點空間,不過後續有幾次側向急煞時鞋子是停住了,腳掌卻發生微微移動的情況,雖不至於困擾或出現受傷疑慮,但這是我以前鮮少碰到的經驗,所幸之後換穿一厚一薄的襪子消彌掉空隙就沒再出現類似狀況。提供給各位參考,購入前試穿建議多加留意寬度。

中底 HYBRID 科技稱職演出

PUMA Legacy 中底以 EVA 為主架構,後跟嵌入 HYBRID 科技,由於外部還有一層 EVA 材質包住的關係踩起來偏韌,可以說在 PUMA Legacy 這雙鞋上頭 HYBRID 科技比較多戲份是出現在需要緩鎮之際,跳起後落到地面瞬間能即時化解掉衝擊,並未讓我有力道衝上腳底板的震動感 (測試者約 68 公斤),全場大量來回跑動下來雙腳、膝蓋不痠不痛,避震這一關 PUMA Legacy 很稱職地完成被交付的任務,回彈方面說真的感受不到太多存在,對這部份特別要求的朋友試穿時建議多加評估。

HYBRID 這項由 IGNITE 混入 NRGY 避震顆粒的複合配方是目前 PUMA Basketball 所倚賴之主力,從籃球部門回歸後的首雙 Clyde Court 到 Uproar 以及本文主角 Legacy 都能看到 HYBRID 鎮守中底,編輯部有同事三款都穿過,根據其分享三款之中要屬 Uproar 彈性最鮮明,推測這要歸因於其後跟裸露出 HYBRID 材質並未加以包裹住,給予較大的潰縮形變空間能踩出彈性,好處是推進有感讓爆發力得到更出色發揮,反之則有些人會發生腳麻情形,倒是如 PUMA Legacy 這類配置比較能適應,這之間的取捨就端看使用者自身狀態及需要了。

前掌 EVA 厚度及密度的掌握讓人駕馭起來並不費力,處於多一分則硬少一分則塌的中間地帶,半場陣地戰時我的打法多半在外圍遊走或伺機而動準備空切,接球後踮起腳尖出手瞬間作為施力支點還不賴,避震也夠用,但若速度型或仰賴大量切入為攻擊手段的球員可能會認為略顯不夠俐落。

外底切割溝槽能滿足靈活度需求

一體式底盤靠著數條橫向切割處理劃出靈活度,新鞋到手把玩時便有先試著左右、前後抝抝看,前半段算是能輕鬆掰得動,中後段蠻強硬不太容易扭曲形變。實戰下來也未令人失望,第一步啟動、快攻邁開腳步、收球上籃等動作前腳掌彎折幾乎無滯礙感,皆能隨著腳掌流暢運作一氣呵成。同時外底前段沿著四周向上包裹增加觸地面積,某些變向動作鞋子角度傾斜瞬間來自刻痕的幫忙有助於吸附地面,再順著回到站立狀態。

抓地和側向保護合作無間

PUMA Legacy 外底並非屬於黏手的材質,摩擦地板也沒在跟你嘰嘰叫的,起初有點擔心抓地力會不足,幸好 PUMA Legacy 用實際表現打了我臉,即便場地附著感不強烈但實戰到目前為止從未打滑過,默默地完成它該做的事情。我想除了密集閃電狀刻痕發揮效用,外底材質不容易沾附灰塵這件事也幫上大忙,我打球習慣有死球空檔就會檢視鞋底積塵狀況,看到髒便順手抹拭個幾下求心安,印象中 PUMA Legacy 需要我「出手」的頻率相當低,甚至上週末室內場 (該場地屬開放場所,並非特別乾淨。) 打了快三小時一次也沒擦。

抓地力發揮亦左右著側向支撐能耐,畢竟底盤都煞不住的話還談什麼保護,反之亦然,若面料支撐過於薄弱即便抓地力再好都可能因為鞋身大幅形變導致晃動,在 PUMA Legacy 身上我感受到兩方合作無間的演出,尤其跟防時腳步蹬出去觸地剎那,PUMA Legacy 幾乎沒有因為腳掌瞬間往外側衝去而產生太多形變,底盤止住不動然後鞋面也夠強韌化解掉向外衝的力量,合作把腳停在頓點上,只要解決前述曾提及鞋身較寬導致腳掌會在鞋內移動的情形便足以讓人放心,對我而言很夠用,不曉得力量更強的朋友們穿起來是否也如此?勘履者如有相同感受或不同意見都可以跟我們分享!

心得總結

一如最初之印象,實戰過後我仍然會用「相當純粹的武鬥派」形容它,渾身紮實的用料皆有其存在理由,現代鞋款大多向著輕薄趨勢,就像功夫講究瀟灑飄逸的門派,許久沒有穿到這種來硬的雄悍好手,整體表現算是可圈可點沒有太明顯缺陷,如果可以的話私心希望 HYBRID 科技之個性再鮮明一些會更好,我們在跑鞋、訓練鞋身上已經見識過其彈性能耐,期待未來籃球鞋也能嚐到這種滋味,如何突顯出自家科技實力也是 PUMA Basketball 後續產品讓人關注的重點。

值得推薦:

  • 包覆、踝部支撐優秀
  • 鞋面強度與抓地力造就出色側向支撐
  • 外底材質不容易沾黏灰塵

需要注意:

  • 散熱表現還能更好
  • 鞋身寬與腳掌的契合度
  • 鞋面皺褶可能會產生異物感,因人而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5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