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操作的角度看,Puma為三球推出的首雙簽名鞋可說是相當成功。發售前的各種賣弄神秘感的行銷、舉辦網紅試鞋活動,加諸三球本季持續有好表現,讓人把期望值提升到很高(網路上不乏有“這是近年推出球星第一雙簽名鞋最成功的一次”的說法)。
然而回到根本,既然這是一雙籃球鞋,還是避不掉消費者實際感受的評價。
經過室內全場實戰了三次,個人的心得是:這是一雙設計上令人充滿問號的鞋子(呼應”Rare”、”1 of 1″的slogan?)
保守的說,腳型適合這雙鞋的人群可能相對受限。(至少我不行)
《奇怪的鞋型與包裹設計》
初次看到實際曝光圖的時候,心想怎麼2021年了還有鞋子輪廓設計的跟T-mac2一樣臃腫?雖然拿到手的時候沒有看上去那麼誇張,但是整體腳背的弧度對於一般腳型的人來說還是太高了。
另外兩邊鞋面的結構用比喻來說,就像是兩片厚片吐司夾著你的腳。特別是鞋身後段,沒有什麼結構與輪廓的變化,真的是直挺挺的兩個牆壁。
這種結構設計上的先天不利,也種下了包裹問題的敗因。
不僅於此,MB.01的鞋身很厚實,而鞋帶孔區域的材料也較為硬挺,所以不管拉扯鞋帶到什麼位置,都直接卡住不會再滑動,間接可以看出鞋帶的調整對於包裹的改善是相對受限的(被堅硬的鞋帶孔區域抵銷)。
也由於腳背弧度較高的原因,鞋帶孔與鞋身最低處的距離較一般球鞋更長,更減弱了綁緊鞋帶的效果。
尷尬的是,最前面兩個鞋帶孔其實是有類飛線設計的,偏偏在最需要飛線的鞋中段沒有。
種種原因疊加,結果就是不管我把鞋帶調整的再緊、感覺都快要拉斷了—– 鞋中段的包裹感依舊空空如也。
《內側支撐不足與內傾的力線設計》
鞋身外側有三個”X”形狀的TPU上翻,支撐效果相當不錯。然而內側卻沒有做同樣的設計, 僅有在中底做了一層折線設計(沒有上翻到鞋面)。
最奇葩的是,整個鞋子的力線是明顯內傾的,明顯到從後方看鞋身是整個向內倒的。
支撐不足、力線內傾,再加上剛才說的鞋中段包覆空空如也,可以想像穿上這雙鞋的感覺如何嗎 — 讓人非常不爽啊!!
首先靜態下就有種足弓整個塌陷的崩潰感,跑動時可以感覺腳有些微的滑動與浮動,雖然不致於受傷的程度,但總覺得沒辦法達到良好的鞋腳一體性。
《尺碼選擇》
這邊提一下尺碼選擇。MB.01我買的是US10.5,跟Nike以及Clyde All-Pro的尺碼是一樣的,不偏碼。長度上剛剛好,如果再小就要頂腳趾了,因此並非尺寸選擇的問題。
《優點》
不偏頗的說,MB.01還是有可取之處,主要是內襯、抓地以及緩震的部分。
– 內襯padding給的相當足夠,穿起來舒適度有中上的水平
– 抓地力不錯,沒有嘰嘰叫但是不會打滑
– 緩震:Puma球鞋一上腳的柔軟腳感都來自於鞋墊,實戰幾場後隨著鞋墊被踩扁會有所衰減。不過相較於同品牌的All-Pro,中底較厚,緩震極限也比較高。雖然重心也變高了,但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調性不是積極主動的那種,但極限情況下不會有震腳或是踩穿的情形。
《總結》
平心而論,MB.01並非差到不能實戰,切入跳投什麼的都沒問題,但就是穿著的感覺真的很不舒爽,而且有種沒辦法發揮100%能力的束縛感。
但這只是個人主觀感受,或許這雙鞋穿在天選之人的腳上,會是一雙實戰神鞋也說不定?
或許更多的是對Puma+三球球鞋的期望值過高了吧。從All-Pro之後以為Puma籃球鞋line要嗚呼起飛了,沒想到卻是巔峰往下了……
The post 網友 老王 鞋評 / PUMA MB.01 appeared first on KENLU.net.